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仪的设计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仪的设计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仪的设计

  • 适用:本科,大专,自考
  • 更新时间2024年
  • 原价: ¥291
  • 活动价: ¥200 (活动截止日期:2024-05-04)
  •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仪的设计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仪的设计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就是一维的正演模型,它是最简单的,也是进行二维、三维模型计算的基础。本章介绍了制作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4.1  地震记录形成的物理机制[3]
在地震记录上看到的波形是地震子波叠加的结果,从地下许多反射界面发生反射时形成的地震子波,振幅大小决定于反射界面反射系数的绝对值,极性的正负决定于反射系数的正负,到达时间的先后取决于界面深度和覆盖层的波速。若地震子波波形用S(t)表示,反射系数是双程垂直反射旅行时t的函数,用R(t)表示,地震记录f(t)形成的物理过程在数学上就可表示为:
(4-1)
4.2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基本假设[3]
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资料常常不易取得,因此计算时常做这样一些假设:
第一、地层在横向上均匀,纵向上是由大量具有不同弹性性质的薄层构成。
第二、地震子波以平面波形式垂直入射到界面,各薄层的反射子波与地震子波形状相同,只是振幅及极性不同。
第三、所有波的转换、吸收及绕射等能量损失都不考虑。
基于以上这些假设条件进行地震记录合成就必须已知地震子波以及地层的反射系数,而反射系数又主要由地层的波阻抗反映,所以必须首先获取地层的速度和密度资料。
4.3  速度和密度资料的获得[3]
速度资料可通过连续速度测井获得,密度资料可从密度测井获得,得不到密度资料时,可近似假定密度不变,以速度曲线代替波阻抗曲线来计算反射系数。加德纳根据实际资料提出了一个由速度推算密度的经验公式:
 (速度单位:英尺/秒)                        (4-2)

 (速度单位:米/秒)                            (4-3)
没有速度测井资料时,若有电阻率测井曲线,则可用法斯特公式:
              (4-4)
其中, 是速度, 是一个与岩石性质有关的参数, 是电阻率, 是深度。
4.4  地震子波选取的方法[3]
已知地震子波是合成地震记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已有的地震记录上选取地震子波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地震记录上识别出单波,做出单波波形,再反复试验,检查找出符合实际的子波。
(2)根据已总结出的地震子波的特点,用具有特殊数学表达式的波形表示,如雷克子波等。
(3)用非炸药震源时记录的震源子波的波形。
(4)用实际地震记录,用数字处理方法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求取地震子波。
(5)有井中观测的初至纪录时,可考虑用初至波做子波波形。
(6)有声波测井资料和井旁地震记录X(t)时,反射系数曲线R(t),地震子波S(t),
可由                                  (4-5)
得子波的谱                                   (4-6)
再对上式作反付氏变换得地震子波波形S(t)。
4.5  制作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及提取振幅属性
在此我们可以用假设地震模型为两层、三层介质及五层介质,下面为一些模型及作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振幅剖面,并相应的提取了各个剖面的最大正、负振幅。
图4-1是一个两层介质的组合模型,其中各层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5度、10度。

  • 关键词 人工合成 地震 记录仪
  • 上一篇:主动擦盛水容器设计
  • 下一篇:C/A码和导航电文的设计与实现
  • 暂无购买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

    真实

    多重认证,精挑细选的优质资源 优质老师。

    安全

    诚实交易,诚信为本。

    保密

    所有交易信息,都为您保密。

    专业

    10年专业经验,10年来帮助无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