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技术探讨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技术探讨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技术探讨

  • 适用:本科,大专,自考
  • 更新时间2024年
  • 原价: ¥311
  • 活动价: ¥200 (活动截止日期:2024-04-29)
  •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技术探讨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技术探讨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背景介绍 1
1.2 国外的发展状况 2
1.3 国内的发展状况 2
1.4 全文概述 3
第2章CDMA技术分析 4
2.1 RAKE接收机 4
2.2 多用户检测 4
2.3 功率控制 5
2.4 软切换 6
2.4.1软切换的实现 6
2.5 TURBO编码 7
2.6 分集技术 7
第3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3G)协议标准及技术分析 9
3.1 CDMA2000 9
3.1.1 前向快速功率控制技术 9
3.1.2 前向快速寻呼信道技术 9
3.1.3 前向链路发射分集技术 9
3.1.4 反向相干解调 10
3.1.5 连续的反向空中接口波形 10
3.1.6 Turbo码使用 10
3.1.7 灵活的帧长 10
3.1.8 增强的媒体接入控制功能 10
3.2 WCDMA 11
3.2.1 RAKE接收 11
3.2.2 功率控制 11
3.2.3 切换 11
3.2.4 多用户检测 12
3.3 TD-SCDMA 12
3.3.1 TDD模式 12
3.3.2 低码片速率 13
3.3.3 上行同步 13
3.3.4 接力切换 13
3.3.5 智能天线 14
3.3.6 软件无线电技术 14
3.4 三种技术的比较 14
3.4.1 三大标准的技术层面比较 14
3.4.2 性能比较 15
3.4.2 三大标准的技术优劣势分析 17
第4章 无线接入网络体系结构 19
4.1 无线接入网络体系结构图 19
4.2 无线接口介绍 19
4.2.1 空中接口 19
4.2.2 MAC 20
4.3 IU接口 22
4.3.1 Iu CS协议 22
4.3.2 Iu PS 协议 23
4.3.3 Iur接口 23
4.3.4 Iur接口 24
第5章 HSDPA 27
5.1 HSDPA技术概述 27
5.2 快速L1 H-ARQ技术 28
5.3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28
5.4 快速分组调度、时序安排和调度从RNC转移到NODE B 28
5.5 短帧长度(TTI=2MS) 29
第6章 智能天线技术的接力切换控制 32
6.1 接力切换执行分析 32
6.2 接力切换信令分析 34
6.2.1  接力切换过程(采用的是移动台辅助切换方式)成功进行的信令流程: 34
6.2.2 分析比较接力切换与硬切换 35
总结 37
致谢 38
参考文献 39
 
   中文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拉开了序幕,只有拥有信息资源开发和网络应用优势,才能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信息化,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象征。作为信息业的主产业移动通信的发展自然成为重中之重。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当前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热点,也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3G网络将为用户提供表现力更加丰富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发展经历了体制标准之争,已逐步演进到标准的完善和设备开发之争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之争。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快速提供业务、减少带宽资费、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成为移动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之争的焦点又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传输网是电信网的基础网络,因此,3G传输网的建设在整个3G网络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文以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建设为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介绍了,3G发展状况和其所处的国内及国外的良好而深具挑战性的发展环境。较为系统地对3G网络建设所用到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CDMA,WCDMA,TD-CDMA,接力切换

      参考文献
[1]李世鹤.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1-12
[2]张平.WCDMA移动通信系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14-116
[3]韩斌杰.GSM原理及网络优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6-98,210-230
[4]Harri Hloma Antti Toskala.WCDMA技术与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2-45,159-161,220-222
[5]窦中兆.CDMA无线通信网络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5-96,235-240
[6]万晓榆.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32-134
[7]奥扬佩雷.WCDMA:面向IP移动因特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21-224
[8]张长钢.WCDMA无线网络规划原理与实践.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1-56
[9]郭东亮.WCDMA规划设计手册.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5-118
[10]郭梯云.移动通信(第三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1]李小文等.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信令及实现.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2]谢显中.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实现.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3]啜钢,王文博.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14]Willenegger.S.CDMA2000Physical Layer :AN Overview,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5]Stevens, W.R. 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1:The Protocols’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Computing Series.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4     
[16]Vihriala,J.and Horneman,K. Impacts of SQ-PIC to Capacity and Cverage in WCDMA plink’to appear in ISSSTA’04.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 关键词 第三代 移动通信 3G 网络建设 技术 探讨
  • 上一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探讨及平滑过渡
  • 下一篇:粗糙集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暂无购买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

    真实

    多重认证,精挑细选的优质资源 优质老师。

    安全

    诚实交易,诚信为本。

    保密

    所有交易信息,都为您保密。

    专业

    10年专业经验,10年来帮助无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