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的分析研究及探讨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规划和设计中,无线资源的管理与控制居于中心地位,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切换是无线资源管理功能中的重要一部分,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是蜂窝系统所独有的功能和关键特征。用户终端在最初的小区与网络实现连接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离开这个小区的服务范围。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就是将用户终端的连接切换到其他小区,从而使得通信服务不中断。在WCDMA、CDMA2000系统中支持硬切换、软切换及更软切换;TD-SCDMA系统中支持硬切换、接力切换。快速、准确地切换能有效的保证呼叫的完整性。
切换过程的优化设计对于任何一个蜂窝通信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从网络效率的角度出发,当用户终端处于不适合的服务小区进行通信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通信质量,同时也将增加整个网络的负荷,甚至增大对其他用户的干扰。移动用户应当使用网络中最优化的通信链路与相应的基站建立连接。
本文先介绍了切换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系统中的切换技术,因为TD-SCDMA是我国唯一具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很有可能成为我国3G中所广泛使用的,所以本篇重点介绍了TD-SCDMA中的接力切换,并结合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切换的仿真更深入的了解了切换基本参数的设置等。
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在TD-SCDMA规划工作中,需掌握合适的天线倾角,以取得最佳的接通率和基站下行资源利用率。综合比较分析知,城区环境下天线倾角选择7度最为合适,农村典型环境下天线倾角应选择3度最为合适。参数选择方面,根据仿真结果,建议切换过程中的滞后量取值4dB、滞后比较时间取值1000ms、切换测量启动门限取值-88dBm、\相邻小区检测门限取值-98dBm。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第二章 切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3
2.1 切换的定义及分类 3
2.2 切换性能评价准则 4
2.3 切换参数设置的重要性 5
第三章 各技术体制硬切换分析 7
3.1 GSM中的硬切换 7
3.2 WCDMA网络中的硬切换 7
3.3 CDMA网络中的硬切换 7
第四章 WCDMA及CDMA2000中软切换技术分析及比较 9
4.1 WCDM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 9
4.1.1 WCDMA软切换方式 9
4.1.2 更软切换 10
4.2 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 11
4.3 WCDMA系统软切换和CDMA2000系统软切换的比较 13
第五章 TD-SCDMA中接力切换的发展和特点 15
5.1 TD-SCDMA系统的硬切换 15
5.1.1 基本原理 15
5.1.2 切换具体过程 17
5.2 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 18
5.2.1 接力切换原理 18
5.2.2 接力切换的技术基础 18
5.2.3 接力切换过程描述 19
5.2.4 TD-SCDMA系统间切换 21
5.2.5 接力切换特点 22
5.3 接力切换信令流程和具体过程 22
5.4 接力切换算法 24
5.5 接力切换与其他体制中切换的比较 25
第六章 TD-SCDMA切换参数仿真分析 26
6.1 TD-SCDMA系统天线参数仿真 26
6.2 接力切换参数的分析研究及其仿真 29
6.2.1 接力切换算法及其参数分析 29
6.2.2 接力切换仿真及结果分析 31
6.2.2.1 仿真环境 31
6.2.2.2 切换参数的仿真结果及其分析选择 32
6.2.3 干扰仿真分析 35
6.3 最终确定方案 36
结论 38
谢辞 39
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 李进良.超3G的概念及研究进展.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4:364
[2] 卢斌,陆健贤.软切换对WCDMA下行链路容量的影响.广东通信技术.2002,11 :23—26
[3] 王志勤.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概况,江苏通信技术.2003,8:131
[4] GL.Chae,B.D.Choi and J.Chung.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Cellular Mobile Network with Mixed Service and Plat form Types[J].IEEE Proc.Comm.1999,8:200- 203
[5] 吴伟陵.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485
[6]H.Xie and S.Kuek. Mobility Models and Based Sampling Problem [A].IEEE Personal Comm.2002,12:6-8
[7]刘伟,诸昌金改进的更软切换的实现及其性能分析铁道学报2003,4:46-48
[8]刁坤兆.CDMA中软切换的性能优化.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1:81
[9] NS2 , 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 , http ://www.isi.edu/nsnam/ns.
[10]K.GVijay.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IS-95和CDMA2000.于鹏,白春 霞 浏睿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4-15
[11] 郭经红,程时听.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软切换技术移动通信.2001,6:262
[12] KR.Lo,C.J.Chang and B.A.Shung.Qos-Guaranteed Fuzzy Channel Allocation Controller for Hierarchical Cellular Systems[J].IE EEV T.2000,9:4
[13]李承恕.论中国CDMA移动通信的发展中兴通讯技术.2002,11:11-20
[14] Campbell A. T. , Gomez , J . , Kim , S. , et al. Comparison of IP Micro - Mobility Protocols[J ] .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 February 2002:89.
[15] Campbell A. T. , Gomez , J . , Kim , S. , et al. Design , Implementation , and Evaluation of Cellular IP[J ] .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Special Issue on IP - base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June/July 2000:178-180.
[16] NOAH: Extensions to the ns Network Simulator ,http :PPwww.icsi. berkeley. edu/~widmer: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