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位ABS传感器测试台系统设计

六工位ABS传感器测试台系统设计

六工位ABS传感器测试台系统设计

  • 适用:本科,大专,自考
  • 更新时间2025年
  • 原价: ¥615
  • 活动价: ¥400 (活动截止日期:2025-05-04)
  •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
六工位ABS传感器测试台系统设计

六工位ABS传感器测试台系统设计

摘  要

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就是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完全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摩擦力下降,驾驶员无法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制动过程中极易出现侧滑、甩尾和冲到公路外的危险情况。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制动时车轮安全抱死会出现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出于安全考虑,汽车必须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在各工位正确安装传感器是自动测量和控制发动机转速的重要手段,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测试台的设计开发是传感器数据有效传递的重要保证,为此设计ABS系统传感器测试台是有实用意义的。
整个ABS系统传感器测试台结构分为两部分,六齿圈调速系统和传感器端面与齿圈外圆距离微调反馈系统。是安装在温控箱内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检测传感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即检测车轮的转速,并反馈给系统。

关键词:
ABS;转速传感器;结构;强度

 

在汽车突然遇到情况急刹车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驾驶者往往会一脚将刹车踏板踩到底来个急刹车,这时候的车子十分容易产生滑移并发生侧滑,即人们俗称的“甩尾”,这是一种非常容易造成车祸的现象。造成汽车侧滑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轮胎与地面的滚动摩擦会突然变为滑动摩擦,轮胎的抓地力几乎丧失,此时此刻驾驶者尽管扭动方向盘也会无济于事。因此,汽车专家就研制出车用ABS这样一套防滑制动装置。
ABS(自动防抱死刹车系统)可说是行车安全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发明(另外两个是安全气囊与安全带),ABS也是其它安全装置(如ESP行车动态稳定系统与EBD刹车力分配系统)的基础。制动防抱死装置在国外应用较早,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汽车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上,ABS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ACEA(欧洲车辆制造协会)的调查,今天每一辆欧洲生产的新车都搭载了ABS系统,全世界有超过60%的新车拥有此项装置。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期,早在1928年制动防抱理论就被提出。而最早的官方记录的汽车防抱死系统是英国在1932年发布的专利38241,名称是“制动时防抱死车轮压紧转动车轮的安全装置”[1]。
1936年,德国BOSCH公司将电磁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轮的速度,当探测到车轮抱死的时候,各条制动管路上的电机启动以控制阀口的大小从而调节制动压力,这是ABS形成的里程碑,其基本原理一直延用到今[1]。
ABS系统的实际应用是在1943年,美国西屋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用于火车上的ABS;40年代末50年代初,ABS系统成功用于飞机上。这个时期的ABS主要是机械式的。
50年代末,ABS开始应用于汽车工业,但控制部分主要是机械式的,导致ABS系统对车辆参数的变化和路面工况的变化适应性很差。直到1978 年,由于集成电路的出现,ABS系统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一年,BOSCH公司和奔驰公司合作研制出三通四轮带有数字式控制器的ABS系统,并批量装车,奠定了ABS的技术的基本模式[2,3]。
80年代开始,伴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ABS系统无论是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电脑控制的ABS逐渐在欧洲、美国及亚洲日本的汽车上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一些中高级豪华轿车,如西德的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等系列,英国的劳斯来斯、捷达、路华、宾利等系列,意大利的法拉利、的爱快、领先、快意等系列,法国的波尔舍系列,美国福特的TX3、30X、红慧星及克莱斯勒的帝王、纽约豪客、男爵、道奇、顺风等系列,日本的思域,凌志、豪华本田、奔跃、俊朗、淑女 300Z 等系列,均采用了先进的ABS。到1993年,美国在轿车上安装ABS已达 46% ,现今在世界各国生产的轿车中有近 85% 的轿车应用ABS。
在近20年内,ABS的体积和重量逐步减小,性价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ABS系统在传统的功能上又有了扩展,如在软件中集成了制动力分配系统以调节前后轮的制动压力、在软件和硬件上同时进行扩展实现了防滑控制系统以用于提高汽车加速和起步性能。在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它有效的提高了汽车行驶和转向过程中的安全性,已经是一种完全自主的智能化电子安全设备[2,4]。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7619万辆,年增汽车1152万辆,以后的发展速度会更快),汽车数量迅猛增加的同时,车速也变得越来越快,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道路行车密度增加,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多,交通安全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等安全装置在现代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制动防抱死装置(Anti-lock BrakingSyste简称ABS),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的制动效果,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我国对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早在十几年前生产的中高档轿车上就开始装用ABS系统了。
ABS系统中的传感器就是车轮转速与汽车控制系统之间的一个“信息传送器”。所以传感器的质量与这部车子的安全性能息息相关。为了保证装配到汽车上的传感器的质量是好的,就必须对传感器进行模拟测试,来看它是否能够在实际环境中正常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程军.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23~140
[2] 李萌.汽车防滑控制系统检修[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2~90
[3] 邹长庚.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与故障诊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0~100
[4] 张育华,徐士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故障诊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06~112
[6] 钱耀义.汽车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03~205
[5] 周云山,钟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0~112
[7] 周志立.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构造与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4~75
[8] SAE World Congress.Anti-lock braking.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C], 2003
[9] 佚名.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和典型的传感器[OL].机械BOOK,2006
[10] 黄长艺,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7~55
[11] CAR.ABS防抱死系统专题:转速传感器[OL].汽车导沟,2004:11~29
[12] S. F. Williams and R. R. Knipling Automatic slack adjusters for heavy vehicle airbrake systems. ResearchReportDOT HS807724,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February 1991
[13] SGMAH伺服电机 特性[OL].安川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14] [苏]N.A.比尔格尔,B.Q.绍尔,I.B.约西列维奇.机械零件强度计算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75~188
[1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2~135
[16]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机械设计[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00~363

  • 关键词 工位 ABS 传感器 测试
  • 上一篇:六自由度机械手的设计
  • 下一篇:CA6140车床拨叉_卡具设计
  • 暂无购买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

    真实

    多重认证,精挑细选的优质资源 优质老师。

    安全

    诚实交易,诚信为本。

    保密

    所有交易信息,都为您保密。

    专业

    10年专业经验,10年来帮助无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