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美术教育浅析

国内外美术教育浅析

国内外美术教育浅析

  • 适用:本科,大专,自考
  • 更新时间2024年
  • 原价: ¥298
  • 活动价: ¥200 (活动截止日期:2024-04-21)
  •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
国内外美术教育浅析

                         国内外美术教育浅析

 
                            【摘  要】
美术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随着这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艺术教育作为技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中美的美术教育比较,旨在研究总结各民族美术的特性和普遍规律。是否真正了解了两国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比较美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不同民族间美术的比较、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与学科的比较,研究各民族美术间的相互影响、美术与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的关系、各民族美术的特性和美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中美 美术教育 方法
一.美术教育对幼儿的意义
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幼儿美术是他们本身的生命活动,是他们把我世界的的一种方式。
二.中美美术教育的差异
中美美术教育的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的差别,由于中美儿童所处的环境、国情经济、文化习俗、教育体制等不同,在幼儿教育方面变现出许多的不同之处。
美国的加德纳博士说:中国的教育者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是以后的事,而美国教育者认为教育开始就是要次级学生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相信到以后需要基本能力时,他自己会掌握的。
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教育结果的不同。在美国,对美术文化的理解是非常多元化的,但是,美国并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统一的儿童美术教育训练体系。不仅是写实美术为基础的再现试美术表现形式,而且意向美术和现代美术表现方式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实施,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是最基本的美术学科技能表现的基础教学理念。当然,这样的教育观,是受后现代教育思想影响所产生的。而在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规范,从颁布《中小学生美术教育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这说明中国在美术教育方面还是比较注重技能方面,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但是,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幼儿美术教育时常只是一种摆设,甚至于仅仅被当作课外活动而已,似乎只有数学、阅读这类课程才是教育的根本,那么国外的情况如何?
 
三.中美美术教育的不同方法
1.从中小学课程教育形式来看
美国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知识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出传授知识外海事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的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是严谨的准备,一环接一环进行教学,追求课程的主动性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实际效果如何。很多课都只是形式丰富多彩,像唱戏式的涌上很多道具,讲的细、讲的全、讲的稳,就是好。课堂授课还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费心,学者费力。
课堂授课的开放与束缚、灵活与机械队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目标来说,中国的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各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就是显得比国外学生差些。
2.从幼儿园实际的操作上来看
中国教师在进行传统的美术教育时,不少教师习惯采用范画或范作来提供模仿对象,这样从而束缚了幼儿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和情感,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探索。教师在评价是也只是“画的想像不像”,“这儿应该怎么画”。如此这般的美术活动显得很概念化和成人化,其中缺乏了通知的审美直觉,气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教师们也试图用引导、发现的方式来取代示范、模仿,用生动的故事或游戏来引起孩子的创作的愿望,尊重幼儿独立性、积极性。接纳孩子的艺术创造方式,接纳孩子的一切作品。现在美术教育过程以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美国的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事先只是提供各种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自己去操作、探索,发展其自我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知识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想象,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轻松自如的完成作品。教师在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幼儿活动过程上,重视幼儿从事活动的情感因素,评价幼儿在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愉悦的情绪体验。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这幅画真美”始终是孩子得到的评价。尽管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教师们也会认为:孩子首先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艺术素质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3.从案例与评价上来看
案例一:中国幼儿园及家庭的美术教育状况
一次美术教育活动,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鸟,这次的绘画主题是“美丽的小鸟“,老师画完后,对全班小朋友说:“老师画的小鸟漂不漂亮?”“漂亮”“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画,先画一个圆圆的头……”老师示范之后,跑到小朋友边上知道小朋友。老师看到乐乐把小鸟的头画成了方的,老师就说:“乐乐,你怎么吧小鸟的头画成了方的?”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也只会说:“你的孩子画的鸟真像,我孩子的翅膀不好,应该……”
评价: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老师和家长还是停留在“模仿画”的教育理念上,他们一“本质论”为依据,以现实美术自身的价值为目的。他们只是以“像”或“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他们并不给孩子创作的空间,也不注重孩子创作的过程。“临摹”是他们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手段与方式。
案例二:美国幼儿园及家庭的美术教育状况
在美国课堂上,当值的有三位老师,都是美术系的研究生。一个男的坐在讲台上,翘着二郎腿,望着天花板,一个女的嚼着口香糖来回巡视,另一个女的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若有所思。其他孩子有的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他们笔下所绘的,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的笔法都没有。
家长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观察孩子的活动,家长可以窥视到没有家长在身边的真正的孩子的世界。
在美国的孩子画完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质问“好不好”也只有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的,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就丢掉。
评价:在美国人眼里,孩子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在进行创作,他们尊重孩子的思想,他先“工具论”的主张,他们满足孩子的需要、兴趣,让孩子进行自我表现,尽享无拘无束的创作,孩子看不到家长,还是可以无拘无束的创作。所有的承认都没有对孩子的进行作品评价,一旦要评价也是孩子提出的,一切都是以孩子为出发点。
四.中美美术教育结果的差异
不同的教育导致了幼儿作品上的差异,美国幼儿从涂鸦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表现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如有的作品虽是一些不可思议的线条,但变现生动大胆且夸张,具有丰富的想象。从作品我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概念常以自我为中心,大胆的、独立的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创造出直觉的象征性图示。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符号是有知觉控制的,他们随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表现力会不断提高,并且在活动中逐步积累起对物体的初步印象。但绘画技能还需逐步成熟和完善。这和幼儿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是相一致的。但由于缺乏技能的练习,造型能力不如中国孩子强。
参考文献:
1.余琳玲,小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03期
2.藤泽典明革,人间形成和美术教育[M].美术出版社,1982.
3.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4.胡知凡,谈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2期
5.田超,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张园园,浅谈中国美术馆教育[J].艺术研究,2005年01期
7.王丹玲,甘肃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李红,包豪斯艺术教育思想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J].《云南教育》, 2001.
9.林琳,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10.杨成,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http://www.bysj360.com/html/4962.html      http://www.bylw520.net/html/5279.html
  • 关键词 国内外 美术教育 浅析
  • 上一篇:北京市创业大厦交通影响分析
  • 下一篇:浅析入室盗窃案件的侦查(警校刑侦论文)
  • 暂无购买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

    真实

    多重认证,精挑细选的优质资源 优质老师。

    安全

    诚实交易,诚信为本。

    保密

    所有交易信息,都为您保密。

    专业

    10年专业经验,10年来帮助无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