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以杭州地铁为例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以杭州地铁为例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以杭州地铁为例

  • 适用:本科,大专,自考
  • 更新时间2024年
  • 原价: ¥306
  • 活动价: ¥200 (活动截止日期:2024-04-27)
  •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以杭州地铁为例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以杭州地铁为例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更多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方式出现,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中长距离的出行方式,也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种体现。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的研究,希望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交通系统中的作用,推动城市交通更好的发展。为此,论文将以杭州市地铁一号线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合理化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杭州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交通方式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ways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urban traffic appear. Urban rail transit, as a long-distance travel mode in the city, is also an embodiment of urban traffic system.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rban rail transit and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hopes that urban rail transit can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Therefore, the paper will take Hangzhou Metro Line 1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rban rail transit and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feasible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angzhou Metro; urban rail transit; transfer; connectio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1 绪论

1.1选题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被公认为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中坚力量,尤其是交通压力非常明显的大城市这一点更加明显。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环保、运量大、速度快、准时等特点是许多城市的重要选择。作为新产物要适应城市的发展必须要与其他事物相融合,城市轨道交通也不例外,其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势在必行,这是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交通运行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把握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发展与设计,全盘考虑人们日常步行、骑自行车、开车以及坐公共汽车等方式,全面配合各种交通出行方式,才能更好的推动交通体系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客流演变规律和换乘组织实践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评述。

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强度及其机理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演变规律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客流演变规律的特征研究、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包括城市空间与用地布局、服务区域内的客流特征、线网自身的规模与运营效能等。

国外学者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Newman P W等分析了典型国际大城市交通方式选择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土地居住密度越大,公共交通占有率越高,特别是在考虑采用TOD模式和土地混合使用的地区,人均交通出行成本可以降至其他地区的85%以下。Southworth F总结调查情况后发现,将居民出行方式按照出行距离分类后,土地开发模式对多数出行方式的影响程度增强。Susan等研究发现,提高工作岗位至6000人/km2以上时,居民对公交的选择偏好会大幅提高,但是降低就业密度至4000人/km2以下时,小汽车出行会达到较高比例。Duruet C等与Verbit G P指出,当每平方公里超过1.5万居住单位时,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概率会随土地密度的提高显著上升。

Messenger T等与Qin F等指出除了土地利用模式之外,居民出行模式也会受到该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及千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影响。Bento A M等在对公共交通线路里程平均值和人口密度对交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上两个因素增大1110时会相应影响小汽车出行率降低11100和11200 0Grava S研究了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并以纽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例,对其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Assis W O等分析了大量客流样本数据后,得到了出行者等候列车和上下车的行为特征和时间特征,给出了不同线路的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列车时刻表的编制提出了优化方法。Castelli L等、Lim Y等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换乘站衔接的线路类型,以及这些线路的运营特征,得到了提供换乘服务线路的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客流的起讫点分布特征,并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给出了列车运行组织优化方法。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量的发展演化及其机理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前景方面,沈景炎指出轨道交通作为低碳节能的大运量交通系统,正在逐步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而为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并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保证该系统具有较大的运能和一定的运营效益,即在在城市轨道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即要保证较好的客流强度,并在提高客流强度的同时兼顾改善服务水平。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进程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分析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区域的大都市城市轨道交通演变过程,认为其发展周期可以分为三至四个阶段,对应系统由初期逐渐成网至网络化运营过程。

在土地开发、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影响方面,王媛媛和陆化普认为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结构具有循环反馈关系,并基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建立了动态反馈模型,为未来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情景分析工具。王炜等提出除了用地布局因素之外,出行结构以及需求规模还会受到经济区位分布因素的影响,同时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城市交通服务的保障,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和用地布局。也有学者通过调研国内典型城市的居民交通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交通演变过程中出行结构与不同因素的动态反馈关系,并建立了一系列互动反馈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同时围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为未来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建议。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其演变机理方面,方蕾将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在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并对不同类型线路客流特征差异进行了描述,进而对列车编组计划进行了优化。易婷等以国内较早开通地铁的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与轨道交通换乘相关的客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如出行起讫点、出行类型等,进而给出了换乘站的布设方式优化方法。

对于不同布局类型的轨道交通线网,其网络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换乘站客流特征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特征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线路覆盖地区用地开发情况、轨道交通车站布局等。国内学者在调研了世界发达城市通勤圈轨道客流数据后,分析了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时空特征,研究了这些特征指标在城市规划中与社会经济、用地布局的双向反馈作用,特别是组团式城市群规划中以上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还有一些学者细化了轨道交通网络的布设类型,同时按服务范围覆盖市区还是郊区客流将轨道交通线路进行分类,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线网和线路的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及轨道交通出行客流的起讫点特征和换乘选择行为特征。

目前,许多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已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其运营管理对车站特别是换乘车站的规划设计和客流组织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要满足早、晚高峰时期轨道交通通勤出行的高效率要求,这就要求现阶段一些已经提前进入网络化运营的大城市,要充分考虑客流特征特别是换乘客流的不均衡特征、突发性客流的传播特征,对既有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进行改进,例如优化站内乘客走行流线、延展车站站台面积、合理组织车站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等。此外,由于布设在市区和郊区的车站客流成长规律不同,特别是轨道线路位于市区和郊区分界边缘的换乘车站和首末车站,其车站设施一方面要依据远期客流水平和时空特征预留站内空间,另一方面要在考虑诱增客流的基础上规划好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的衔接组织方案。

随着客流特征的日趋复杂化,一些处理复杂性数据的模型被借鉴到城市轨道客流演化特征预测方面,例如时间序列模型、客流激发能级模型和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等,其中第二种方法适合不均衡性较高的客流预测,第三种方法对于成网时期快速成长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效果较好。

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研究方案研究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方案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换乘车站设置和换乘效率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工作。

在换乘车站设置方面,国外学者研究了换乘设施布局和换乘站衔接线路客流特征对换乘效率的影响,为衔接不同客流量等级、衔接不同时空特征的线路换乘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并将研究结果扩展至换乘设施运行组织优化。例如,Guo Z和Wilson N H讨论了舒适性指标对于出行者行为决策的影响,AokiM分析了不同行车组织计划对乘客换乘时间的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国内外学者在分析了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后,将时间因素、拥挤因素和累计换乘次数等归入了影响出行者换乘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将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类型列入了影响换乘效率的重要指标里,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不同布局类型轨道交通线网的换乘效率,分析了线网和车站布局形式的改变对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例如,全永桑等指出换乘次数、换乘时间和拥挤水平是构成换乘效率体系的重要因素。毛保华和蒋玉馄构建了考虑线网拓扑结构、换乘拥挤水平等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评价体系,并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对换乘便捷性的影响。王建聪和白雁等将模糊评价法引入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评价体系的测算中。

此外,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典型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运行情况,将换乘设施的布局特征和功能类型也列入了换乘评价指标体系,从实际应用角度构建了不同类型换乘站的换乘效率评价体系,并通过仿真等方法,分析了客流条件、换乘通道布设形式、站台布局和行车组织作业计划等因素对换乘效率的影响。

目录

1 绪论 15

1.1选题意义 1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析 17

2.1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别 17

2.2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定义和分级 18

2.2.1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定义 18

2.2.2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级 18

3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特性分析 19

3.1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构成 19

3.2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影响因素 19

3.3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特性 21

4 实例应用 22

4.1 杭州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现状及问题 22

4.2 杭州地铁一号线概述及问题 23

4.3地铁婺江路站衔接规划 24

4.4地铁金沙湖站衔接规划 25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卜新春.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预测及分析[D].长安大学,2014.

[2]王婧. 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组织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齐茂利. 基于微观仿真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4]罗佳.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客流敏感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5]王波,李晓霞,安栓庄. 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特性分析及车站设计[J]. 都市快轨交通,2010,02:55-58.

[6]孙立山,任福田. 客运交通枢纽换乘客流的组织优化[J]. 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03:18-21.

[7]四兵锋,毛保华,刘智丽. 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J]. 铁道学报,2007,06:12-18.

[8]吴娇蓉,毕艳祥,傅博峰. 基于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分类的客流特征和换乘系统优先级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1:23-28.

[9]娜兰左. 城市轨道交通“T”型换乘站客流组织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10]史聪灵. 地铁换乘车站客流疏运模拟及风险分析(1)-T型车站[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4:11-17.

[11]马嘉琪,梁青槐,周芳. 基于微观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能力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02:98-102.

[12]彭进,陈三明.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方案设计[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02:296-302.

[13]王婵婵,刘加华,朱霞. 不同行车密度下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情况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06:37-39.

[14]史聪灵,钟茂华,张岚,楚柏青. 地铁换乘车站客流疏运模拟及风险分析(2)——单通道换乘车站[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8:21-28.

[15]丁丹丹,韩宝明.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大客流换乘疏散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06:92-95+5.

[16]杨梅,徐瑞华.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的仿真[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09:48-51+78.

[17]田益锋,苗秋云.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的客流组织管理[J]. 上海建设科技,2008,05:8-11.

[18]李自林,孔伟伟. 天津滨海新区交通枢纽换乘客流组织评价研究[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01:28-32+36.

[19]于海霞. 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换乘方案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09,02:75-79.

[20]宋雨洁,郑晓民.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87-88.

[21]康海燕,郑世枚,吴倩.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08:89-91.

[22]李卫军,康海燕,郑世枚. 换乘站客流组织中的地铁引导标识系统设计[J]. 都市快轨交通,2009,04:18-22.

[23]马嘉琪,白雁,齐茂利. 基于微观仿真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1:172-176+178.

[24]徐瑞华,叶剑鸣,潘寒川. 列车运行延误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站大客流预警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2014,05:127-133.

[25]李伟,徐瑞华,朱炜. 运行延误下地铁换乘站多线协同客流处置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239-244.



  • 关键词 交通 浅析 城市 轨道 其他 方式 换乘 -- 杭州 地铁 为例
  • 上一篇:基于QFD的郑州地铁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
  • 下一篇:空乘特殊服务技巧 (空乘专业论文)
  • 暂无购买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

    真实

    多重认证,精挑细选的优质资源 优质老师。

    安全

    诚实交易,诚信为本。

    保密

    所有交易信息,都为您保密。

    专业

    10年专业经验,10年来帮助无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