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歌意象探析
摘要: 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诗人在"经世"、"务实"思想的指导下,在诗篇里阐述了当世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消除烟灾,抗击侵略,救危图强.他们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感到极度压抑郁闷,经世之诗从呼天吁地转向谴责讽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古典诗歌相比,他们诗歌叙论成份增多,抒情成份在减少.他们关注的是救国扶危之术,而不是诗歌的审美特性,使得部分诗歌缺少精细的打磨,缺乏应有艺术锤炼.
关键词:鸦片战争 爱国诗歌 探析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ought of "managing the world" and "practicality" during the Opium War, the poets of the secular school expounded in their poems the social problems urgently needed to be solved in the present age--eliminating the smoke disaster, fighting aggression and striving to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 They were useless, serving the country without doors, feeling extremely depressed and depressed. The poems of secular school changed from calling for heaven and earth to condemning satire and had a strong sense of irony. Criticism.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poetry, their poetry has more narrative elements and less Lyric elements. They focus on saving the nation and helping the dangerous, rather than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which makes some poetry lack fine polishing and artistic refinement.
Key words: Patriotic poetry in the Opium War
目录
一.前言 2
二.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歌意象探析 3
(一)从国家人民的立场出发,揭露侵略者与投降主义,表现出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特色。 3
(二)重视人民力量,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了新的时代意识。 5
(三)诗人们在叙事、有感、述志等作品中,表现了深沉的忧患意识,抒发了同仇敌汽的爱国感情。 5
三.张际亮“狂生”典故浅析 6
参考文献 7
一.前言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动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鸦片战争时期,有少数进步思想家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严重矛盾,要求抵抗外国侵略,反对投降卖国;主张向西方学习,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反对脱离实际和崇尚空疏的学风,提倡研究现实问题和有用的学问。他们的思想主张,不仅对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且对后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则徐(1785 - 1850年),福建侯官人。他为官清正,能体察民情,具有爱国思想。在担任江苏地方官时,他处理积案、赈济灾荒、减免税收,被称为“林青天”。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整顿盐务,督修水利,查禁鸦片,上书道光帝要求禁烟。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一方面收缴鸦片,一方面积极了解西方,组织翻译外文书报。他让人翻译了英文的《澳门新闻纸》,摘译了《华事夷言》和《各国律例》。他还组织人把英国人慕瑞著的《世界地理大全》译成中文,定名为《四洲志》。《四洲志》介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情况,是当时一部较有水准的世界地理书籍。林则徐注意阅读外国书报,探求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学问,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中,懂得“用民心,恃民力”,认为“民为邦本”,他关心人民的疾苦,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在鸦片战争中,他号召人民起来保家卫国。他组织起来的水勇,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仍然坚持“民为邦本”的思想。他主张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保护商民利益,允许私人开发矿山,“藏富于民”。他的这些思想,是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中国的旧体诗到明清时代,本已明显地走着下坡路。封建士大夫们适应封建政治的需要,只把诗词当作应酬、消遣,亦即“帮闲”的工具。在他们把持下,诗坛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逆流空前泛滥。明代前后“七子”专以扯古人为事,后来的“性灵”派企图脱此窠臼,但自身生活圈子狭窄,也离不了风月花草、芸窗纸砚的琐碎景象。总之,诗歌与时代、与人民的关系疏远了。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的社会大风暴,曾一度冲破文人们苟安书斋的生活,使其中不少人尝到了乱离风霜的艰辛,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社会的某些真相,于是在顾炎武、黄宗羲、吴伟业等人的诗中多少反映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风云硝烟。这个时期的诗风是稍有起色的。但是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巩固和专制政权的加强,诗坛风气又逐渐地萎靡了下去。
参考文献
1、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 年重版本。
2、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 年版。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4、[美]费正清编,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苑书义等编:《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 年修订本。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7、戴逸:《中国近代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8、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
9、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