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研究 ----以启东7.28王子造纸厂排污事件为研究个案

风险社会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研究 ----以启东7.28王子造纸厂排污事件为研究个案

  • 适用:本科,大专,自考
  • 更新时间2024年
  • 原价: ¥298
  • 活动价: ¥200 (活动截止日期:2024-05-10)
  •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


风险社会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研究

----以启东7.28王子造纸厂排污事件为研究个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和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已经进入了贝克称之为“风险社会” 的时代。本文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结合启东7.28排污事件对我国环境群体的治理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环境群体性事件 风险管控 公众参与 治理模式

一、风险社会与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

(一)风险社会理论: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研究的新视域

“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理论之一,为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风险社会理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有如下启示:第一,树立环境群体性事件风险理念;第二,构建“自反性”社会,主动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风险;第三,增强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增进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相互信任。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界并没有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概念给予规范的界定,我们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既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共识,它是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通过彼此间的互动与协作而构建的旨在预防和控制环境领域现实或潜在的风险的管理制度和公共安全的价值共识的总称。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以“启东7.28王子造纸厂排污事件”为个案

(一)政府缺乏完备的风险预控机制

就启东7.28排污事件调查报告来看,现阶段,政府决策者的风险意识不强,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风险的能力还远远不够,统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相关的治理措施难以适应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需要。

(二)个体的邻避情结

“纵使这些项目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但是所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在当地居民中分摊不均,即造成的环境成本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这种不公平带来民众的心理失衡也是促使民众聚集起维权的直接原因”,所以“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而建在他家后院则与我无关”。[][1]

(三)公众利益诉求渠道不健全

启东事件爆发前,启东民众也曾经试图通过合法的常规化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环境。然而,针对启东市民众的合理利益诉求,相关主体都没有给予相应的回应,而是采取隐瞒和拖延的策略决定修建“南通排海工程项目”。这就说明,中国民众在环保领域的参与度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中国民众环境保护权严重缺位。

(四)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不力

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是预防和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保障和重要依据。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步伐在加快,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另外, 环保部门监管能力较弱,而且环保部门的独立性不够、执法权限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执法的效率,使污染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理,给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五)经济利益与生态伦理的冲突

从启东7.28排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相关主体经济利益与生态伦理冲突的结果。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压力型体制下 GDP至上的政绩观与社会民众的环境保护权之冲突,另一方面企业追求利润至上与社会民众环境保护权的冲突。

三、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模式研究

(一)加强政府环境风险管控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诸如生产和交通等领域,环境风险尚未纳入政府风险管理的视野,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知能力的增强,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为民众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加强政府的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使政府有效肩负起管理环境风险的重任。

(二)培育公民公共理性

对于环境问题的判断事实上存在着诸多分歧,因此,我们应以一种公共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借助公共理性去解决科技理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构建一种“公平正义、各得其所”的公共生活,最终达到公共的善。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平衡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从而有效地抑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暴发。[][2]

(三)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保障民众的参与权

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畅通公众利益诉求渠道,保障公民参与权,是预防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措施。

(四)完善环境立法以保障民众的救济权利

首先,要积极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而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保障公众的充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还要建立环境损害补偿的法律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担责的原则建立环境损害补偿机制,并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保障民众的救济权利。

(五)切实改变现行的政府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GDP原本只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却同时被赋予了政绩考核的色彩,由此助长了一些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观,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尖锐,必须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史杰.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模式转型[D].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05.

[2]何卫平.风险社会视阀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治理[J].人文雅志,2014,(5).

作者简介:

刘孟娜(1992.04—),女,河南平顶山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研究方向:危机管理


  • 关键词 事件 研究 排污 造纸厂 王子 7.28 启东 风险 ---- 社会 模式 治理 群体性 环境 视角 个案
  • 上一篇: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 下一篇: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文化转向
  • 暂无购买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

    真实

    多重认证,精挑细选的优质资源 优质老师。

    安全

    诚实交易,诚信为本。

    保密

    所有交易信息,都为您保密。

    专业

    10年专业经验,10年来帮助无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