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摘 要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各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如果制动系统失灵,那么结果将会是毁灭性的。制动器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化装置,这种转化实际上是把汽车的动能转换为汽车的热能挥发出去,当制动器制动时,驱动程序来命令十倍于以往的力来使汽车停止下来。制动系统可以发挥上千磅的压力来分配给四个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这种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加速通风散热,提高制动效率。由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综合考虑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稳定性、制动间隙调整简便性、制动器的尺寸和质量及噪声等诸多因素设计本产品。在设计中涉及到同步系数的选取、制动器效能因素的选取、制动力矩的计算,以及制动器主要元件选取,最后对设计的制动器进行校核计算。
关键字:制动系统,同步系数,盘式制动器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1章 绪论 1
1.1引 言 1
1.2设计任务 1
1.3制动器的发展过程 2
第2章 制动器的结构与设计原则 3
2.1汽车制动系功用及分类 3
2.2盘式制动器的分类与介绍 3
2.3桑塔纳2000型轿车盘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
2.4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5
2.4.1 制动性能 5
2.4.2制动效能稳定性 6
2.4.3制动间隙调整简便性 6
2.4.4制动器的尺寸及质量 6
2.4.5噪音的减轻 6
2.5制动系统性能要求 6
第3章 制动器设计 9
3.1盘式制动器主要元件 9
3.1.1制动盘 9
3.1.2制动钳 9
3.1.3制动块 10
3.1.4衬块报警装置设计 10
3.1.5摩擦材料 11
3.1.5制动器间隙 11
3.2同步附着系数的选取 11
3.3制动器效能因数 13
3.4制动器受力分析与力矩计算 13
3.4.1制动受力分析 13
3.4.2制动力矩的计算 14
3.5摩擦衬块的摩擦特性 15
第4章 校核 17
4.1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 17
4.2制动器的调试 18
4.2.1制动盘的技术要求 18
4.2.2制动钳技术总成要求 18
4.2.3前轮轮毂总成技术要求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现在,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在轿车上已被广泛采用。盘式制动器在液力助力下制动力大且稳定, 在各种路面都有良好的制动表现,其制动效能远高于鼓式制动器,而且空气直接通过盘式制动盘,故盘式制动器的散热性很好。但是盘式制动器结构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来说比较复杂,对制动钳、管路系统要求也较高,而且造价高于鼓式制动器。
相对于盘式制动器来说,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都要差许多,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稳定性差,在不同路面上制动力变化很大,不易于掌控。而且由于散热性不好,鼓式制动器存在热衰退现象。当然,鼓式制动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便宜,而且符合传统设计。
高速行驶的轿车,由于频繁使用制动,制动器的摩擦将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制动器温度急剧上升,这些热如果不能很好地散出,就会大大影响制动性能,出现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制动器直接关乎生命。仅从这一点上,应该理解为什么盘式制动器会逐步取代鼓式制动器了,目前,在中高级轿车上前后轮都已经采用盘式制动器。
不过,时下大部分轿车(如夏利、富康、捷达等),采用的还不完全是盘式制动器,而是前盘后鼓式混合制动器(即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这次所设计的桑塔纳2000就是采用了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当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轴荷前移,对前轮制动的要求比较大,目前大多数汽车前轮都以使用盘式制动器。当然,前后轮都使用盘式制动器是趋势,下面我们就具体对盘式制动器进行结构和设计上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余志生. 汽车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陈家瑞.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刘惟信.机械最优化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4]刘惟信.机械可靠性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5]付百学.汽车试验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林秉华.最新汽车设计实用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孟少农.汽车设计方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8]章燕申.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9]孙仁云.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1]关文达.汽车构造.第二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龙振宇.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清华大学教研组.汽车的制动性能[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陈立中.轿车制动器对摩擦材料的质量要求.长春: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17]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8]程军.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9]黄声显.重型汽车制动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20]鲁道夫.汽车制动系的分析和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